有个定律在加密圈非常有用,那就是大热必死,风水轮流转。
像eth在牛前普遍被韭菜认为是比btc还更好的选择。
实际上车太重,拉不动,收益远不如被严重fud风雨飘摇的sol。
2023年牛市初期,以太坊如同加密世界的雅典娜,被信徒们奉为智慧与财富的化身。当时的主流叙事认为:ETH2.0将完成史诗级升级,Layer2生态将吞噬传统金融,NFT与元宇宙将重塑人类文明。市场共识如此强烈,以至于某头部交易所甚至推出"ETH信仰者"专属理财产品。
这种集体狂热催生出诡异的估值逻辑:以太坊市值一度逼近比特币的60%,"ETH/BTC汇率破0.1"成为分析师标配话术。某华尔街投行甚至建立动态估值模型,声称以太坊网络效应将使其在2025年完成"弑君"。但现实给了所有人一记响亮的耳光——当比特币在信用背书下刺破10万美元的天空时,以太坊却在破1w刀的幻梦中打响了2000刀保卫战。
小圈子的价值发现才具备爆发潜力,2024年Solana生态的逆袭堪称经典案例。当市场注意力集中在比特币ETF通过、以太坊坎昆升级时,聪明的资金已悄然布局SOL生态。借着pumpfun meme浪潮和ai发币高峰,sol从7刀冲到了近300刀的高位。
真正的炼金术需要逆向思维。
资本博弈存在清晰的路径依赖:新叙事萌芽→机构暗度陈仓→媒体造势升温→散户FOMO接盘→主力获利了结。2025年初的AI代币狂潮同样遵循这个剧本,当推特KOL开始吹捧"区块链+AGI"时,聪明钱早已完成筹码派发。
当一个标的或者赛道被普遍看好,且继续破圈概率极小的时候,那就是顶点,道理很浅显,再也找不到新韭菜接盘。
最后,在24小时运转的加密赌场,保持"在场性"不是选择而是生存必需。2024年某量化基金做过实验:将投资组合冻结半年,结果发现其收益跑输动态调仓组合87%。这个数据背后的真相是——加密货币市场每90天就会诞生新叙事,每180天就会出现估值体系重构。
站在2025年的时空节点回望,加密货币市场犹如永不停歇的莫比乌斯环。每个看似坚不可摧的共识,最终都会在资本洪流中分崩离析;某些被弃如敝履的项目,也可能在下个周期化身新王。这种轮回不是简单的重复,而是螺旋上升的价值发现过程。
当市场再次响起"这次不一样"的喧嚣时,请记住:
比特币的"数字黄金"地位,本质是地缘政治博弈的副产品,也就是说,BTC在本轮的成功也不是必然
Solana的逆袭神话,不过是资本寻找新载体的必然选择
在这个没有永恒王者的角斗场,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。或许正如中本聪在创世区块留下的隐喻:加密货币的真正价值,不在于代码构筑的乌托邦,而在于永远保持对"确定性"的警惕与颠覆。
拒绝白嫖,觉得有收获请摁赞分享。
订阅本号获取持续更新
联系老徐:xugewetalk
相关阅读:
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,E-mail:xinmeigg88@163.com
本文链接:http://heb.tttmy.cn/news/10327.html